《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73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73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 pdf下载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01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2(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编辑推荐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特色: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是在Packet Tracer下完成计算机网络仿真的实训教程,全书9章详细阐述基于Packet Tracer进行计算机网络仿真的基本过程。全书从计算机组网的实际工程需求出发,构建以设备和网络模型为中心的两条主线。实现对实际的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全面仿真模拟过程,从而使读者清晰地实现对网络模型的实际演练过程。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体系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每章末尾附有相关实验习题,便于读者复习巩固知识点。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是在Packet Tracer下构建计算机网络仿真的实训教程,全书分为10章,详细地阐述了基于Packet Tracer构建计算机网络仿真的基本过程。《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内容涵盖Packet Tracer计算机仿真概述、线缆和计算机的仿真、集线器及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仿真、局域网及相关技术仿真、网络规划及路由器的配置仿真、常见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广域网及相关技术仿真、防火墙及相关技术仿真、常见服务器的配置仿真、无线网络技术的配置仿真。全书语言通俗易懂,体系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突出了实用性。每章末尾附有相关实验习题,便于读者巩固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网络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网络培训或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仿真概述
1.1 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仿真的意义
1.1.2 常用计算机网络仿真软件
1.2 Packet Tracer概述
1.2.1 Packet Tracer的安装
1.2.2 Packet Tracer的主要模块介绍
1.2.3 Packet Tracer仿真文件的保存与拓扑打印
1.2.4 Packet Tracer的两种使用模式
1.3 Packet Tracer仿真的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1.3.1 Packet Tracer仿真的基本步骤
1.3.2 Packet Tracer仿真注意事项
实验习题

第2章 线缆和计算机的仿真
2.1 线缆仿真
2.1.1 双绞线的仿真
2.1.2 同轴电缆的仿真
2.1.3 光纤线缆的仿真
2.1.4 电话线的仿真
2.1.5 终端配置线的仿真
2.1.6 串口线的仿真
2.2 计算机仿真
2.2.1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2.2.3 桌面项
2.3 简单双机互联的仿真
2.3.1 基于交叉双绞线的互联
2.3.2 基于光纤的互联
实验习题

第3章 集线器及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仿真
3.1 Packet Tracer中的集线器
3.2 交换机概述
3.2.1 交换机的类型
3.2.2 Packet Tracer中的交换机
3.2.3 Packet Tracer中交换机模块的添加
3.3 交换机的配置途径和配置模式仿真
3.3.1 Packet Tracer下交换机的配置途径
3.3.2 Packet Tracer下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3.4 基于会话方式的基本配置仿真
3.5 基于命令行的基本配置仿真
3.6 show命令的基本使用
3.7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仿真
3.7.1 端口的基本配置仿真
3.7.2 端口聚合的配置仿真
实验习题

第4章 局域网及相关技术仿真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4.1.2 局域网规划原则
4.1.3 局域网仿真的基本规划
4.2 Packet Tracer下共享式局域网的仿真
4.3 交换式局域网的仿真
4.4 单交换机上VLAN的仿真
4.4.1 VLAN的基本概念
4.4.2 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仿真
4.5 跨交换机的VLAN仿真
4.5.1 原始配置方式仿真
4.5.2 VLAN Trunk技术概述
4.5.3 VTP技术及其仿真
4.5.4 配置Trunk和封装方法
4.5.5 Trunk链路管理
4.5.6 VLAN Trunk配置仿真
4.6 VLAN间通信的仿真
4.6.1 基于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
4.6.2 基于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
4.7 生成树协议与基本仿真
4.7.1 生成树协议概述
4.7.2 生成树协议的基本配置仿真
4.7.3 VLAN负载均衡的配置仿真
实验习题

第5章 网络规划及路由器的配置仿真
5.1 网络规划概述
5.1.1 网络层次的规划
5.1.2 网络拓扑的规划
5.1.3 IP地址规划
5.1.4 网络安全的规划
5.2 路由与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5.2.1 路由的基本概念
5.2.2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5.3 Packet Tracer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仿真
5.3.1 路由器的配置途径
5.3.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仿真
实验习题

第6章 常见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
6.1 路由协议概述
6.2 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
6.2.1 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
6.2.2 静态路由配置仿真
6.3 RIP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
6.3.1 RIP协议概述
6.3.2 RIP协议配置仿真
6.4 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
6.4.1 OSPF协议概述
6.4.2 OSPF单区域配置仿真
6.4.3 OSPF多区域配置仿真
6.5 EIGRP动态路由协议的仿真
6.5.1 EIGRP协议概述
6.5.2 EIGRP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
6.6 BGP动态路由协议的仿真
6.6.1 BGP概述
6.6.2 BGP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
6.7 浮动静态路由协议的仿真
实验习题

第7章 广域网及相关技术仿真
7.1 广域网概述
7.2 帧中继协议
7.2.1 帧中继的概述
7.2.2 帧中继的配置仿真
7.3 PPP协议的配置仿真
7.3.1 PPP协议概述
7.3.2 PPP协议的配置仿真
7.4 HDLC协议的配置仿真
7.4.1 HDLC协议概述
7.4.2 HDLC协议的配置仿真
7.5 PPPoE协议的配置仿真
7.5.1 PPPoE协议概述
7.5.2 模拟ADSL拨号的PPPoE配置仿真
实验习题

第8章 防火墙及相关技术仿真
8.1 防火墙概述
8.1.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8.1.2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8.2 访问控制列表的仿真
8.2.1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
8.2.2 标准IP访问列表的配置仿真
8.2.3 扩展IP访问列表的配置仿真
8.2.4 命名访问列表配置仿真
8.3 NAT网络地址转换配置仿真
8.3.1 NAT概述
8.3.2 静态NAT配置仿真
8.3.3 动态NAT配置仿真
8.3.4 端口NAT配置仿真
实验习题

第9章 常见服务器的配置仿真
9.1 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9.2 Web服务器
9.2.1 Web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9.2.2 Web服务器的仿真配置实例
9.3 FTP服务器
9.3.1 FTP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9.3.2 FTP服务器的仿真配置实例
9.4 DNS服务器
9.4.1 DNS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9.4.2 企业内部DNS服务器构建实例
9.4.3 外部网络DNS服务器构建实例
9.5 E-mail邮件服务器
9.5.1 邮件服务的基本概念
9.5.2 E-mail邮件服务器的仿真配置实例
9.6 DHCP服务器
9.6.1 DHCP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9.6.2 企业内部DHCP服务器的仿真配置实例
9.6.3 基于子网的DHCP服务器的仿真配置实例
9.6.4 DHCP服务器的中继配置
实验习题

第10章 无线网络技术仿真
10.1 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
10.1.1 按范围划分的无线网络
10.1.2 无线网络相关技术标准
10.2 无线网络相关设备与仿真
10.2.1 无线网卡及其仿真
10.2.2 无线AP
10.2.3 无线路由器
10.3 基于无线AP的局域网组网仿真
10.3.1 基于单个无线AP的局域网仿真
10.3.2 多无线AP网络的无线VLAN仿真
10.3.3 基于无线AP+路由器连接到外部网络
10.4 基于无线路由器的网络仿真
10.4.1 无线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0.4.2 无线路由器的高级设置
10.4.3 无线路由器的PPPoE设置
10.5 Packet Tracer中相关路由器的无线模块添加
实验习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面向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战略计划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08年9月,教育部教高函[2008]21号①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要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实现校企联合、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毕业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为此,经过多方交流、探讨,我们制定了这套计算机网络实用工程系列教材的体系结构,组织了一批网络工程技术业内人士和长期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一线教学的教师共同编写了本套教材。
  本套计算机网络实用工程系列教材,以当前流行的网络工程技术为依托,结合市场上实用的系统平台、软硬件产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编写。教材组织中淘汰了已经过时的技术,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本书分为10章,详细地阐述了基于Packet Tracer构建计算机网络仿真的基本过程。内容涵盖Packet Tracer计算机仿真概述、线缆和计算机的仿真、集线器及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仿真、局域网及相关技术仿真、网络规划及路由器的配置仿真、常见路由协议的配置仿真、广域网及相关技术仿真、防火墙及相关技术仿真、常见服务器的配置仿真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配置仿真。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体系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突出了实用性。每章末尾附有相关实验习题,便于读者巩固知识点。
  本书由王建平、李怡菲任主编,杜玉红、孙文新任副主编,陈伟任主审。参加本书的编写人员有郭飞、史航、张燕和吴静莉。其中第1、2章由王建平和孙文新编写,第3~5章由郭飞和史航编写,第6~8章由李怡菲和张燕编写,第9、10章由杜玉红和吴静莉编写,全书由王建平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武汉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和河南科技学院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陈伟教授在百忙之中担任了本书的主审任务,并对全书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宝贵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员工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夕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