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 高性能架构——多级网关与多级缓存实践》[66]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高性能架构——多级网关与多级缓存实践

  •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李晨翔(@风间影月)
  • 出版时间:2024-08-01
  • 热度:2635
  • 上架时间:2025-03-08 06:13:5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随着现如今的业务系统愈发复杂,并发日益增多,分布式系统、微服务系统等应运而生。如何保证系统的高性能、高可用以及高可扩展,成了我们经常要面对的“痛点”,而多级网关与多级缓存架构系统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本书作者从零讲授,深入浅出讲解多级架构的方方面面,从概念到原理再到实现,系统性强,并且融合了大量实践经验,极具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缓存”——在计算机领域中无处不在,几乎在任何项目中都能看到“缓存”的影子。不论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还是大数据领域,“缓存”都可以提供更快速、更可靠、更高效的性能和体验。正因如此,“多级缓存”这样的架构理念在复杂的分布式或微服务系统中也被逐步地演变与应用。

本书依托实际案例,从基础技术开始逐步深入探讨多级缓存架构与多级网关的架构原理与应用,并且最终使用KubeSphere 进行云原生的项目部署。本书也会引导读者从基础架构逐步进阶为高级架构,并整体涵盖基础项目架构的搭建、缓存的应用、分布式架构、网关设计与应用、并发优化等方面的相关技术知识,从而使读者对多级架构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篇”会搭建基础架构,并且实现本地缓存Caffeine与分布式缓存Redis 的应用以及Redis 进阶。第二部分“进阶篇”对项目的架构进行演变,结合Lua 脚本实现网关业务逻辑,从而构建多级网关与多级缓存架构,以此实现基于网关的高并发操作。第三部分“云原生与DevOps”会对Kubernetes 进行介绍,并且围绕KubeSphere来落地,进行项目的流水线发布。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运维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以及对构建高性能系统架构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不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本书都将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与知识。

作者简介

李晨翔,技术总监,负责物流电商平台的系统规划与架构建设,在大型电商系统架构设计和云平台建设等领域拥有十多年技术开发与管理实战经验。专注于Java 技术架构体系的闭环与落地,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始终关注技术的深度与广度。

在慕课网、腾讯课堂和华为学堂担任Java 讲师,拥有8 年在线教育经验。参与设计并讲授“Java 架构师”和“Java 高级工程师”等体系课程,以及多个项目实战课程, 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员掌握复杂的技术体系与架构。至今已帮助超30万名学生提升开发技术水平, 为其在职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  录
推荐序
前言
致谢

基 础 篇

第1章 基础环境与软件配备 2
1.1 Java的历史发展简介 2
1.2 JDK8的安装 2
1.2.1 Java运行时环境JDK 2
1.2.2 Windows系统安装JDK8 3
1.2.3 MacOS(Intel)系统安装JDK8 9
1.2.4 MacOS(arm64)系统安装JDK8 11
1.3 安装Maven,配置项目工程的构建管理工具 13
前  言
写作缘起
2017 年,我们团队的项目在长期运营后遇到了技术瓶颈,不论采购多好的服务器,并发量与性能始终上不来,而采购多台服务器组成集群虽然能提高一定的并发量,但是始终不尽如人意,而且硬件成本相当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团队与架构组共同研讨尝试使用多级网关与多级缓存相互结合的方式来为项目提供服务。经过大量的测试与试运行,最终顺利生产发布并获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发布一周后,我们的日流水达到了800 万,这相当令人兴奋,让老板对我们刮目相看,团队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正因如此,在近几年的在线教育经历中,我也在极力地向学员和身边的公司推荐多级解决方案,以此解决性能与并发的痛点。在目前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并发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所以当有极致并发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能仅通过Java 后端来优化,而是要对环境和项目来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的设计和优化。多级网关与多级缓存架构在如今的互联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性能、高可扩展、高并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于对技术教育的热忱和对知识分享的欲望,我决定撰写本书,也希望通过将多级架构的方案以概念、原理和实践经验融合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一本系统的且易于理解的参考资料。我也希望通过本书为相关的技术从业者、在校学生、老师以及互联网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技术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