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推荐序一
数字经济的思维观与人才观
大数据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对科学研究来说,大数据已成为继实验、理论和计算模式之后的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的典型代表,带来了科研方法论的变革,正在成为科学发现的新引擎;对产业来说,在当今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些蓬勃发展的科技中,主角是数据,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资料,正在驱动整个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正因如此,大数据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数据主权已经成了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另一个大国博弈的空间。
实现这些想象空间,需要构建众多大数据领域的基础设施,小到科学大数据方面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大到跨越国界的“数字丝路”“数字地球”。今天,我们看到大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已经把人才纳入基础设施的范围,组织编写了这套丛书,这个视角是有意义的。新兴的产业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之相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往往存在滞后性。因此,尽可能缩窄产业人才需求和培养过程间的“缓冲带”,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衔接好,就是“产教融合”理念提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大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为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事业发展模式的实践迈出了较为坚实的一步,这个模式意味着数字经济宏观的可行路径。
作为我国首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产教融合丛书,其以数据为基础,内容涵盖了数据认知与思维、数据行业应用、数据技术生态等各个层面及其细分方向,是数十个代表了行业前沿和实践的产业团队的知识沉淀。特别是在作者遴选时,这套丛书注重选择兼具产业界和学术界背景的行业专家,以便让丛书成为中国大数据知识的一次汇总,这对于中国数据思维的传播、数据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范本。
我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产业界的专家及团队加入本套丛书体系中,并和这套丛书共同更新迭代,共同传播数据思维与知识,夯实我国的数据人才基础设施。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丛书推荐序二
产教融合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数字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经济,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前沿领域,不断迭代着数字时代的定义。数据是核心战略性资源,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科人文拥抱数据的力度,对于学科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是数据的经济,既是各项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又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数据生产要素与数据生产力。
这套丛书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在整体架构上,涵盖了数据思维方式拓展、大数据技术认知、大数据技术高级应用、数据化应用场景、大数据行业应用、数据运维、数据创新体系七个方面,编写宗旨是搭建大数据的知识体系,传授大数据的专业技能,描述产业和教育相互促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应阶段的解决方案。丛书的内容规划、技术选型和教培转化由新型科研机构——大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牵头,而场景设计、案例提供和生产实践由一线企业专家与团队贡献,两者紧密合作,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尝试。
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产业实践为导向,以传播和教育为出口,最终服务于大数据产业与数字经济,为未来的行业人才树立技术观、行业观、产业观,进而助力产业发展。
这套丛书适用于大数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合作为高校、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从事大数据教学和研究的教材或参考书,对于从事大数据管理和应用的人员、企业信息化技术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进大数据技术的教学、普及和应用!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教授
?
推荐序一
人类在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计算能力方面的进步催生了本书的主角——Big Data!
大数据是继物联网、云计算后,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技术革命。物联网能实现快速精准的信息识别、管理和控制,云计算能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协同,而大数据是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直接手段。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人类社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产生图像、音频、视频、健康档案等不同类别的可供采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大智移云”时代,“大智移云”即大数据、智能化(包括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智移云”技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标志着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拓展,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手握大数据之剑,就有了征服未来的本钱。
“大数据专业英语”是数据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高文宇先生和徐亭先生联合主编的《大数据专业英语》的出版恰逢其时。读完书稿,我感觉本书颇有特点。首先,本书主要聚焦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涉及云计算、医疗健康、金融、教育、零售、运输等,针对大众当下关注的领域,内容比较丰富;其次,本书不仅介绍了大数据技术,还专门讨论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热点技术和应用;再次,本书在写作方法上结合对话和阅读,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可连贯阅读,也可有选择地关注其中的某些内容;最后,所有章节重点突出、练习丰富、图文并茂,非常方便自学和教学。
本书内容丰富且视角多样,虽然难以涉及所有方面,但不失为对写作方式的一种探索。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大数据技术,催生更多大数据应用创新成果的出现,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总之,在现有众多与大数据英语有关的读物中,本书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很突出,值得一读。
李颉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IEEE大数据委员会共同主席
?
推荐序二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当前科技发展迅猛,珍惜时间、增强学习十分必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要通过大数据进行产业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改善民生及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英语教育也踏上了新征程,不断改革和发展。应当着重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英语人才,即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中国情怀、全球视野,能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专业人才。英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尤其需要把握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专业英语重在搜集、挖掘和整理,并找出关系、重点、规律,洞察其发展趋势,推动英语教育的革新。
当前,在线教学成为社会常态。英语学科的学习可以依据线上教育规律与特点,充分发挥平台辅助教学的优势,引领学生每天自主点读、跟读、预习相关内容,并及时通过平台判断学习的效果。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从依赖教师有限的反馈进行判断转向对自身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随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过程的数字化发展,学生的教学评价也将逐渐数字化,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不仅限于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将参与评价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大数据时代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新特点,每个学习主体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心,可以形成“反馈学习”机制,利用自己产生的数据进行调整,持续改善自己的表现。
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需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然而,目前国内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大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众多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对匹配性教材的供给提出了新要求。在大数据英语教材建设方面,任务十分紧迫。在此关键时刻,《大数据专业英语》的问世可谓恰逢其时。
本书的目标在于使学生直接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现状,以内容为依托(CBI),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注重“输入”转变为注重“输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本书具有时代性、真实性,与专业设置接近,基于主题进行编排,全书共8个单元,涵盖了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市场、技术、分析、应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本书的教学层次清晰,每个单元都遵循同样的编排体系;在口语技能、阅读技能、翻译技能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合理的任务设计;提供教学重点和专业词汇注释;设置基于内容的阅读理解、词汇练习和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大数据英语阅读、翻译技巧,扩充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大数据英语文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提高表达和思辨能力。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尤其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开设的大数据相关课程)设计并编写的具有丰富实践特色的教材,也可作为有一定实践经验的IT应用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以及继续教育的教材和英语类的专业科技英语课程的选修教材。本书反映了我国英语教育在大数据专业领域的最新开发与研究进展。在此,特别感谢《大数据专业英语》编委会为本书定稿、修改及出版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戴炜栋
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学部委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校长、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
推荐序三
目前,大数据行业处于上升期,大量的人才缺口使行业薪资持续走高,发展前景良好。这对于广大的大数据专业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可以将我国大数据的发展总结为:“进步长足,基础渐厚;喧嚣已逝,理性回归;成果丰硕,短板仍在;势头强劲,前景光明。”
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