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72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72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 pdf下载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7-07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9.4(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编辑推荐

本书特色:

1.研究的前沿性。本著作以习近平Z书记建设世界网络强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国家安全的新兴热点领域,以精炼的语言、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专业的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力求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学说的理论专著。

2.研究的创新性。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提出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与发展利益理念,建立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体系架构,为科学确定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利益边界,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3.研究视野的独特性。发挥创作团队的军事、安全、科技多学科交叉优势,采用科技与战略相结合的分析视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论述方式,在融合学术研究严谨性和面向大众可读性上,展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严谨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内容简介

网络空间安全冲击着传统国家安全观念,赋予国家安全新的内涵,已成世界各国战略博弈的新领域。本专著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融战略、安全、科技、军事于一体,将网络空间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阐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基本概念,剖析网络空间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探寻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规律,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安全理论,为关注网络空间、经略网络空间、制胜网络空间提供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和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沈雪石,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智库研究员,长期从事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现为全军装备理论研究专家咨询组成员,国防科技大学第三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了军委和总部下达的重大战略研究课题20余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


目录

目 录

一、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面临的新课题

1.2网络空间安全对国家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1.3 网络空间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凸显

第二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基本概念

2.1 基本概念

2.2 网络安全

2.3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第三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溯源

3.1 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理论

3.2 网络中心战理论

3.3 网络空间作战理论

3.4 网络空间威慑理论

二、安全影响篇

第四章 网络空间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4.1 网络空间赋予国家政治安全新的内涵与外延

4.2 国家主权安全面临新威胁

4.3 国家政治制度安全面临新挑战

4.4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形势

4.5 国家社会秩序安全面临新冲击

第五章 网络空间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5.1 战略资源安全形势严峻

5.2 经济结构安全风险陡增

5.3国际贸易摩擦冲突加剧

5.4 经济秩序安全面临挑战

第六章 网络空间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6.1 国家文化主权遭受威胁

6.2 国家文化空间遭受挤压

6.3 国民文化价值体系遭受破坏

6.4 国家文化产业遭受侵蚀

第七章 网络空间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

7.1网络空间硝烟已起

7.2网络空间作战理论创新加快

7.3网络空间武器装备接踵而至

7.4网络空间作战力量建设竞争加剧

三、战略构想篇

第八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环境

8.1 概述

8.2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环境构成因素

8.3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现状与发展

第九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需求

9.1 国家安全需求分析概述

9.2 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

9.3 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能力需求

第十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10.1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概述

10.2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要素体系

10.3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体系

四、体系建设与行动篇

第十一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体系

11.1组织体系

11.2力量体系

11.3治理体系

11.4科技体系

11.5产业体系

11.6人才体系

第十二章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行动

12.1网络空间安全行动的任务

12.2网络空间态势感知行动

12.3网络空间防御行动

12.4网络空间反击行动

12.5网络空间支援与保障行动

第十三章 支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科技体系

13.1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空间科技领域发展动向

13.2网络空间科技主要领域发展现状

13.3网络空间科技主要领域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 筑牢网络强国的数字长城

14.1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现状和问题

14.2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发展的对策研究化空间遭受挤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
  主权国家的现代概念是指完全自治的,因而是独立的、不服从任何其他国家法律秩序的国家(或社会);在它之上,除了国际法的世俗权威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世俗权威;它通过一个有效的法律而结合起来,而且它的特殊地位和组织使它能代表这个国家的人民参与国际间的往来。所谓“完全自治”,是指一个国家可以自由地和独立地规定它的国体和政府形式,它的内部组织和它的国民的行为,以及它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换一种说法,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领土上排除任何外国权力,享有充分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在国际交往领域不受任何外国权力的支配。
  国家主权包括“内部主权”和“外部主权”。内部主权意味着一定领土和人口以内高于其他所有权威的权威,而外部主权意味着独立于所有外部权威之外,而非高踞于其上。可以说,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权力,对外更多地体现为权利。因此,主权具有两重性,即对内的最高性和对外的独立性。主要内容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国家主权安全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和根本权利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一方面是指国家政权稳固,自主选择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国家政权不容颠覆、领土不容分裂、内政不容干涉。另一方面是指国家能独立制定对外政策,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不容外敌侵犯。
  二、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概念内涵
  国家主权是一个历史概念,其行使范围随着国家职能的拓展和国家活动范围的延伸而不断发展变化。最初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主要限于领土,随着航海、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国家主权的行使范围逐步向领海、领空甚至太空拓展,并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随着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不仅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而且给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注入了信息时代的新内涵,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成为现代国家主权的全新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网络空间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全球扩张,使国家发展和利益拓展的边界得到极大延伸和扩展,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第五空间,成为实体经济的命脉和整个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可以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利益诉求全方位映射于网络空间,这就凸显了网络空间的国家属性,需要国家作为权利主体和管理主体,通过宣示和维护国家主权的行动举措,建立规则秩序,调节利益关系,确保网络空间中国家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可定义为:国家在网络空间的自主权、独立权和自卫权,即一国独立自主不受他国干涉地进行网络空间活动、处理网络空间事务并对网络攻击行为实施自卫的权利,它包括对本国网络系统的管辖权、对网络空间信息跨境流动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平等享有网络空间资源的权利以及防范和打击网络攻击行为的权利等。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体现为一国在网络空间的权利不可剥夺,任何他国和外部势力都不能替代、限制该国在网络空间行使主权。同时,还体现为一国网络空间主权行使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平等性,即一国独立自主地行使网络空间主权、进行网络空间活动和处理网络空间事务,不受他国任意干涉;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空间对一国实施攻击行为,是对其国家主权的侵害;各国在网络空间不因国家大小和强弱、信息资源占有、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信息化发展程度等因素,一律平等享有国家主权等。
  随着网络空间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国家的金融、通信、能源、交通、国防、军事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领域与网络空间高度融合,网络空间的安全利益成为国家重大而紧迫的需要。国家网络空间一旦遭受攻击,依赖于网络空间的信息系统将处于无法运转或失控状态,导致国家金融体系瘫痪、通信系统中断、国防能力严重削弱,甚至政治动荡、经济崩溃、社会秩序混乱、国家面临生存危机等严重后果。美国已宣称,向美国网络空间发起的攻击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将对此类攻击进行包括传统军事打击在内的惩罚。
  ……

前言/序言

  网络空间的出现改变了国家传统安全威胁的方向,已成为当今世界安全战略博弈的新领域,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严重威胁。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和军事革命交织推进,网络空间还将发生深刻变革,必将给传统国家安全体系带来巨大>中击。因此,关注网络空间、经略网络空间、制胜网络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安全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我国网络空间发展进程与我国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伴而行,经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加速超越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空间已全面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平台和变革力量,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的市场,也催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许多网络“奇迹”。我国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均居世界第一,2010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为4.57亿,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7.31亿,比2010年增加了59.96%。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仅为1513亿元,2016年达到13674亿元,是2010年的9倍。移动互联网经济增长迅速,2015年整体规模为3918.1亿元,同比增长119.9%,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预测,到2025年,网络经济将在中国的GDP总体增长中占据22%的份额。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全面崛起的新兴网络大国,国家网络空间却面临十分严峻的安全形势,不仅受到来自以美国为首的网络强国的遏制和挤压,2015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网络空间战略》将我国列为其网络空间的主要对手之一,而且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事件频发,已成为遭受严重网络攻击的受害国之一。同时,我国在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目标制定、网络空间安全力量建设、网络信息科技自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网络空间安全严重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彻底打破,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巨大挑战。
  面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把网络空间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视野,将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纳入国家安全研究范畴,这对于加快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分析网络空间和网络空间安全等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总结网络空间安全理论规律性认识,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体系,有利于推进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研究,完善我国国家安全理论体系。现实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丰富和发展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指导新形势下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实践,对于捍卫我国国家安全,保障我国国家利益在网络空间不受损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们于2013年申报并有幸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研究”(13BGJO01)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为此,本专著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有关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讲话力指引,以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切入点,从军事和科技等视角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探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特点规律,分析网络空间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影响;创新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构建;拓展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研究领域,由真实的物理疆域向虚拟的数字空间延伸;探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力量体系构建与发展,提高捍卫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本专著力求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系统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理论框架,将网络空间安全与国家安全核心要素融为一体,为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二是研究提出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与发展利益理念,为科学确定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利益边界,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三是结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军事学等理论,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等方面剖析网络空间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本质特性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