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PP的诞生从零开始设计你的手机应用》[65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一个APP的诞生从零开始设计你的手机应用》[65M]百度网盘|pdf下载|亲测有效

一个APP的诞生从零开始设计你的手机应用 pdf下载

出版社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年 2016-07
页数 390页
装帧 精装
评分 8.6(豆瓣)
8.99¥ 10.99¥

内容简介

本篇主要提供一个APP的诞生从零开始设计你的手机应用电子书的pdf版本下载,本电子书下载方式为百度网盘方式,点击以上按钮下单完成后即会通过邮件和网页的方式发货,有问题请联系邮箱ebook666@outlook.com




  

一个APP的诞生--从零开始设计你的手机应用   

 79    中文    电子工业出版社    

9787121281334   

  2016/7/30    2016/7/25    1 

   1    "计算机-移动终端-应用

程序-程序设计"    20.75    447    16    332    TN929.53    平塑勒    "

1.无论是行业变化、团队运作、专业意识 、设计方法还是具体真实的案例,书中都有介绍,很不错。

2.如果你希望在设计方面更进一步,这本书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从产品全局去把握设计,设计师将会获得新 的突破。这本书将给你呈现一个APP诞生的全貌。

4.《一个APP的诞生 》从前期调研、产品设计、开发落地、产品运营等多个维度全面简洁地介绍了打造一个APP真正需要做些什么。

5.随手翻一翻都有一种感觉:果然设计 师就是不一样啊。"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个APP,成为我们通向网络世界的窗口。它的诞

生流程,令不少对互联网世界产生幻想甚至试图投身其中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一个APP 的诞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拆分一个APP 的诞生过程。从前期市场调研,

竞品分析开始,一直到设计规范,界面图标,设计基础,流程管理,开发实现,市场推

广,服务设计,甚至跨界融合,都有陈述。

《一个APP 的诞生》被定义是一本教科书,工具书,适合想要用APP 来实现自己的

一个产品梦的创业者,也适合想要快速了解APP 产品的整个流程的互联网职场新人,还

适合想通过移动APP 产品来转型、扩大市场、加快企业发展脚步的传统行业人员。

也许,你对APP 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但是没关系,只要你对APP 有兴趣,想做一

个带有“自己属性”的APP,这本书就能帮到你。"    "Carol炒炒:原名王玲。原OPPO、腾讯设计师。2011年,Carol炒炒正式加入腾讯,参与腾讯微博的设计,2013年底,加入应用宝的设计。直至2014年离职,服务腾讯4年。从业9年中(2008年毕业),炒炒一直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积攒了大量的实操经验和方法论。

深圳咕噜咕噜科技有限公司CEO;魔线科技设计总监;伯牙科技联合创始人;淳艺东方联合创始人;《第二张脸》主编;长期工作于互联网产品一线,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论。

刘焯琛,创想者创新设计学院创业导师、联合国劳工组织SIYB创业培训师、移动开发工程师、生涯规划师、职业核心能力高级指导师、加号财富合伙人兼技术顾问,迷因创客空间合伙人兼创业导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校企合作部负责人。发明“习者智能”视频交互技术、69互动视频播放器。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背景,有丰富软件系统开发经验。专注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多个互联网创业项目,著有《Android手机游戏开发实战》一书。

"    ",篇 前期探索

第1 章 竞品分析 / 003

1.1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 004

1.2 如何做竞品分析 / 005

1.3 Great artists steal——Jobs / 017

第2 章 用户研究 / 019

2.1 为哪类人群而设计 / 020

2.2 用户研究的美-persona / 021

2.3 调查问卷的基本设计——如何做一份问卷? / 026

2.4 数据的整理与输出 / 030

第二篇 设计规范与流程

第3 章 设计规范 / 043

3.1 项目中设计规范的意义 / 044

3.2 iOS 与Android 基础规范 / 047

第4 章 流程与管理 / 063

4.1 没有流程,你乱了吗 / 064

4.2 项目管理与自我管理 / 071第三篇 交互设计

第5 章 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 / 077

5.1 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 078

5.2 用户体验 / 081

5.3 交互设计的基本流程 / 085

第四篇 视觉设计

第6 章 UI 设计 / 099

6.1 UI 设计概述 / 100

6.2 扁平化设计手册 / 111

6.3 UI 设计趋势 / 128

第7 章 图标品质提升 / 139

7.1 素描色彩基础 / 140

7.2 一个像素也是事儿 / 147

7.3 国际化的图标设计 / 151

第8 章 界面细节提升 / 157

8.1 栅格系统 / 158

8.2 UI 还原与跟进 / 161

8.3 资源规范 / 162

第五篇 开发实现

第9 章 开发实现 / 181

9.1 如何与产品、运营、开发配合 / 182

9.2 发布制作完成的APP / 189

9.3 快速制作一个DEMO / 197

第六篇 运营

第10 章 运营推广(线上活动运营) / 211

10.1 运营概述 / 212

10.2 从零到千万的飞跃——活 动运营 / 219

10.3 H5 与Banner 的设计 / 231

第七篇 服务设计

第11 章 服务设计思维 / 245

11.1 概念 / 246

11.2 设计流程 / 252

11.3 工具箱 / 258

第八篇 跨界与融合

第12 章 跨界设计与融合 / 265

12.1 跨界设计 / 266

12.2 互联网改变世界 / 283

致谢 / 305"    "1.《一个APP的诞生》从设计的角度诠释了APP 应用的制作,让设计类的学生对APP的设计流程、设计实现等知识的获取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互联网设计行业。

2.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许多传统行业的人 涌入互联网行业。《一个APP的诞生》一书很好地帮助传统行业的人对互联网行业有个基础的认识。

3. 这是一本好书,有志于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人都应该看看。

4. 服务设计,跨界融合这两章不错,在这本书里面有基础性描述,也有行业大势的预测,值得学习。

5. 我力荐大家看一下《一个APP的诞生》一书,这本书从前期探索到用研、交互、视觉、开发实现做了清晰地阐述。同时, 还对目前刚刚兴起的服务设计、跨界融合做了详细的叙述,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6.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想学习一个APP从无到有过 程的宝典,书中也很清晰地介绍了产品每个阶段所要掌握的技能。

"    "1.一个好的APP,是一个能很好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的解决方案,那如何找准用户的痛点以及对应的创新解决方案,本书将告诉你答案。——雕爷(雕爷牛腩创始人,黄太吉创始人)

2.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如果想自己开始做一个APP,这本书将是你 的良师益友。——毛华 (腾讯QQ物联,腾讯视频云总经理)                                                                    

3.《一个APP的诞生》详细地描述了移动互联网产品中的“ 生”,适合学生创业以及刚毕业的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新人。值得推荐。 ——刘显铭(优酷深圳产品研发负责人)

4.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个APP如何从无到有实现的,《一个 APP的诞生》这本书真的很有帮助。---吴毅(微信支付前总经理,分期乐总裁)

5.APP是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主要载体,本书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UI、UE等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产品的诞生过程,值得一读。---陈学桂(联想集团移动互联业务总经理)          

6. 无论想法如何出色能落到实处的才是好产品,这本书很适合 做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冯昕(国信泰九VP)

7. 好设计,源自于对用户需求的思考,更依赖成熟的方法论和**的团队协作。这本书不但详述了方法论,项目思考,流程和设计方面 专业的知识,是互联网从业者的阅读借鉴。 ——郭列 (脸萌创始人)

8. 新时代需要跨界融合的思维,不仅仅设计专业学生应 该看看这本书,其他专业的也应该看看。——田懿(安卓壁纸CEO)"    "捕捉大脑中的各类灵感之碎片化的胡思乱想

 

好的计划往往是从一个好的点子开始的,我们大脑中的灵感就好比作曲家一闪而过的灵感,错过了,也就错过了。当我们有好的想法时,一定要随时地捕捉下来,任何好的想法都是从碎片开始的。

 

你可能被很多悬疑片里的破案情节所吸引,但是有没有注意那些破案精英们是如何破案的?真相就像迷雾一样,隐藏在一个角落里,等待着人们去挖掘。而人们得到的,往往是一些琐碎的信息,在一点点琐碎的信息里,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线索。

 

我们大脑中的想法也一样,每天会有很多灵光闪现,每天会被很多琐碎的念头所充斥,灵光乍现的瞬间如果不及时捕捉下来,可能好的想法就要这样消逝了,同时如果零散的念头没有被记录下来,我们也很难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对于那些零散的念头,随身准备一个便签本是再好不过了,你可以随身携带一个便利贴本子,一旦有好的想法,就随时把它记录下来,这些想法有可能很幼稚,有可能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我们在捕捉这些灵感时,不用考虑太多,我们要做的就是捕捉、随时记录。

 

1.使用便利贴随时收集灵感

 

你可能会有些奇怪,既然可以使用印象笔记直接收集创意,拿出电脑或手机,把想法写在上面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使用便利贴多此一举呢?

 

使用便利贴,是帮助我们创造更为专注的工作环境。

 

一些专业的写作软件,都会提供毫无干扰的写作模式。除了写作界面,你不会看到电脑上其他的图标和信息,为的是让写作者保持专注,不被其他信息干扰。使用便利贴的作用亦如此。如果你正在专注地从事一件工作,切换程序或使用手机,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如果你的手机上再有几条未读消息,在电脑上看到新邮件,有可能就被这些消息干扰,说不定去读消息,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逝了。在桌面上准备一个便利贴本和笔,在专注工作的时候,如果脑子里有任何想法,不要去打开手机,而是用快的方式,拿出笔将大脑里的想法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手头的工作,直到工作完成。这样既能保证专注,又能够将大脑里好的想法记录下来。

 

脑子里的碎片通过便利贴这样的小工具被我们视觉化后,你会觉得非常琐碎,但是看似杂乱无章的一些想法,其实也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这些琐碎的片段如果在大脑里,很难被我们分析、重组,也很难体现出它们的价值,但是当我们把这些想法从大脑里取出来写在便利贴上,它们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微软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8 多了磁贴(Metro)这个功能,在这个新的操作系统出来后,很多人都觉得不习惯,没有了以前的桌面,我的电脑,这个东西的意义在哪里。

 

磁贴在我们的桌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让我们可以自由组合自己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组合方式也可以不同。每一个磁贴就是一个小的单元,可以独立拿出来,不同的组合,就是不同的思路。

 

我们也可以用管理磁贴的方式来管理我们大脑中的碎片化思维,而我们要做的,只需要两个步骤。

 

,步:将大脑中零散的想法记录下来,并且视觉化,将我们的灵感碎片变成一张张便利贴呈现出来。

 

第二步:将这些便利贴进行重组,你可以找一个书写板夹,也可以找一张大一些的纸,将这些想法贴上去,按照你的逻辑,找到它们之间彼此的联系,用这种方式,进行自己思维的整理,看上去碎片化无序的思路,就变得有序了。无论是写文章、写报告、做策划还是其他方面,这都是整理自己思维的好方法。

 

2.将有序的思维永  久保存

 

便利贴和纸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维,但作为一种组织思维的方式,并不适合永  久保存。组织好的资料,你可以用两种方式在印象笔记中永  久保存。

 

(1)直接将组织好的内容拍照扫描

 

在书写板夹或白板上组织的便利贴,可以直接拍照保存至印象笔记中。如果这不是你终的想法,你可以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拍照,然后保存至印象笔记。以后思考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图片来,而无须保存大量的便利贴,从而避免大量纸质碎片带来的压力。

 

(2)绘制思维导图

 

你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将组织好的思路绘制成思维导图,并保存至印象笔记。

 

纸质的资料不容易携带和查询,便利贴可以作为前期组织思维非常好的方法,在思路基本梳理清楚后,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思路梳理清楚。思维导图可以导出成为PDF 文档或图片进行分享,将导出的文件存放至印象笔记,里面的文字也可以被搜索到。同时把思维导图源文件也保存到印象笔记,如果需要更改,直接在印象笔记里打开文件修改保存即可。

 

(3)用印象笔记进行整理

 

你可以在印象笔记中新建一条笔记,对文字进行整理,同时将思维导图和便利贴图像保存在这条笔记中,作为完整的记录。对大脑信息收集后,需要加工组织和整理,让零散的思路变得有序,而印象笔记则具备了能够容纳多种类型信息的特性,方便将这些好的点子以更有序的方式呈现出来。

 

应用实例:一门新课程的诞生

 

笔者是从事培训工作的,课堂中会用到很多的案例和素材,这些素材都是平时不断积累的,当看到好的点子,第  一个想法就是把它记录下来。例如在看TVB 电视剧《冲上云霄II》中飞机降落的情节时,就想到,如果把这个视频放到课堂上,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清单及标准化流程,我就会在便利贴上写“《冲上云霄II》第3 集 清单和标准化流程”,写一些简单的提示,好的想法就这样被捕捉下来了。平时积累得多了,自然不怕没有案例。

 

平时有好的想法,就可以随时写在便利贴上。将便利贴贴在A4 纸上,然后放在文件夹里。等素材收集得差不多了,拿出来整理成思维导图,这就是课程初的结构。用拍照或扫描的方法把经过组织的便利贴保存下来后就可以丢弃,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课程开发的过程。"    来自腾讯、百度、阿里、华为、中国移动等一线员工的实战经验总结,薛蛮子、龙兆曙、徐志斌、何人可、程浩、郭列等知名大伽联名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