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价值观
从2016年11月开始公测以来,微信小程序的上线时间就一直成为众多圈内人士及用户密切关注的话题,在临近新年到来之际答案得以揭晓——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除了揭晓这个答案,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这个非常重要的微信集中展示平台,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还重点介绍了小程序的发展历程,并全面阐述了其创作理念和开发者最关心的问题。其中的问题包括:有没有小程序的入口?会不会提供类似于小程序商店的地方供用户下载?小程序能不能推送消息?
对以上问题张小龙给出的答案皆为否定——没有!与之前的订阅号一样,用户需要订阅才能进入,在微信中没有专门的入口,小程序则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正如公众号没有公众号中心,微信里也不会做小程序的分发商店,只是可以查找和搜索;小程序不能推送消息,只会提供一些服务触达的方式。而且,除了这三点之外,微信小程序还没有订阅机制,没有粉丝;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只可以分享到聊天中;不能做游戏;与公众号是独立的关系。对这些设计,从常理来看有些人很不能理解,甚至觉得是贻笑大方,毕竟这几个拓展用户与产品接触面及扩充增值应用的方法是很多产品常用的,并且大多会有不错的实际收效。那么,为何张小龙率领的团队会有自己的打算呢?
在一年前的公开课上,张小龙分享过微信团队四点核心价值观: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让创造发挥价值;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
其中前面两点应该是所有团队、所有产品都应视为要旨而去遵循的价值观,相信这样的看法不会有太多的异议。毕竟,用户是产品最终的受众,不能深入挖掘用户需求的产品注定不会走远。再者,融入了智慧的创作过程就应该要产生价值,为用户,为合作伙伴,为社会,也为自己,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不过,不同的团队往往因为对这两点的理解不同而会有不同的推进方案和结果,也会出现上下落差极大的状况。而微信团队恰恰在这两点上做得最优秀,这也应该是其到目前为止非常成功的重要缘由。
而如果要深究他们为何能做到最优秀,后面的两点价值观则可以更进一步剖析。我们可以将前两点看作方向,是永远不可能达到极致但必须持续向最高远追求的理想,是形而上层面的道!后面两点则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之看成术,因为它指引了具体执行过程当中如何“为”的问题,所以它又是完全融合了前面所述“道”层面的术。而这正是其最高妙之处,展示了张小龙及团队对商业、用户,以及产品深邃而精准的理解。
“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这两点表面上看似乎有悖于常道,但却暗合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最高境界。老子《道德经》曾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说不作为,而是指不执着、不妄为,是要顺着事物的自然规律,顺着人的原初本性而为,这样能充分发挥万事万物天地自然的生命力而达到其自我实现,以至于全盘实现。所以之后还有“取天下常以无事”的说法,天下都能“无为而治”,团队管理与产品规划更不应是难事了。
关于“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张小龙提到:“一个好的产品不是黏住用户,而是尽量让这个用户离开你的产品”,因为这对于用户来说是效率最高的结果,是自己最轻松自然的状态,从策划团队的指导思想来说这就是以用户价值为归依的体现,就是真正顺应了人这个本体所具有的本性状态,用户使用其产品自然会身心愉悦而无丝毫不快。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张小龙再次着重强调了这个价值观。而且说去年提出了“用完即走”的观念后“一些业内人士都会来笑话我们”,但对此他们仍然岿然不动,因为他们坚信微信只是一个工具,其目的是帮助用户以最高效的方法去完成任务,这是工具的目的,工具的使命。用户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自然便不必再停留在产品中。而这一理念也一直贯穿在微信的所有产品线上,所以微信倡导去中心化,针对用户在哪里可以启动小程序这一问题,张小龙表示最希望的启动方式是扫二维码。这样,尽管在微信里面没有专门的入口,而每一个小程序关联的企业、卖场、产品包装、户外广告、影视传媒等都能够轻松显示二维码,这反而形成了“无入口而无处不是入口”的情况。而平常,很多团队的工作都是简单直接地围绕如何黏住用户来思考的,都是希望用户尽可能有更长的持续使用时间,都是以自我价值体现为出发点,以“为”的意识去策划,这样就忘却了产品的主体是用户,违背了用户自然的本性上的需求。没有用户会愿意浪费时间去做很多低效率的事情,哪怕他是在休闲时光享受着休闲的应用。所以就会出现“有为”却“为”不了,而表面上“无为”却大有所为。
“一个好的产品的商业化和用户的价值、用户的体验是并不矛盾,好的商业化应该是不骚扰用户,并且是只触达他需要触达的那一部分用户”,张小龙在阐述“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的价值观时提到了这句话。“无形”是很多人看不到的用户真正需要的那些点,而这些点往往是用户最在乎的。“骚扰用户”就是被很多人所反感,往往不会因为一个应用好而忍气吞声,频繁骚扰的结果肯定是被直接卸载。所以小程序的推送也是不被允许的,除非用户自己选择愿意接收。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实际开发,如今呈现出来的小程序就是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使用起来最简单、最快捷,同时对用户对手机也最没有负担。用户使用前后脑子里不需要思考任何东西,想用马上就拿来,用后随即就完事。而对于微信团队来说这样的结果就是最不想黏住用户,反而是黏住用户最多最不想用户花费更多的时间,但确实会让更多的用户在微信上花更多的时间。所以,小程序也注定不会是“小”程序,它必将成为2017年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将带动大批关联的企业、团队、开发者加入其中,用户也能从微信平台获得更多的实用价值。
基于如此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演进大势,作者非常合适宜地创作了这册图书《21天精通微信小程序开发》,出发点就是希望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加入微信小程序这波洪流,并借此机会能进入更广阔、更深入的开发领域,因此其技术内容的创作及文字语句的写作都是专门针对相对比较基础的开发者。最贴心的是,作者还依照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人养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来编排,将全部内容按日期分章节来规划阅读者的学习步骤,可谓考虑得非常周到。
当然,阅读本书的开发者最好也能够让自己所学的过程契合上文所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于学习途中应忘记这个“21天”,明白它背后真正的要旨是期望大家能保证持续不间断地阅读及实作,克服怠惰或其他影响意志的不良习性依照本书循序渐进,勿三心二意,勿半途而废,借本次学习机会按照养成习惯的路径,由“刻意而不自然”的学习状态,经过“刻意而自然”直到“不经意,自然”的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可以更进一层的是,大家借微信团队开发小程序及整个微信产品的价值观,想想自己需要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想想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规划。一方面考虑清楚自己为何要阅读这本书,为何要学习小程序。是学得一技专长吗?还是作为一个契机和开始。如果能如此,你收获的一定不仅仅是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技能,而将会收获到更多的平台和机遇,以及更美妙的未来!
范再生
掌脉科技COO (原《新潮电子》杂志社主编)
2017年元旦
前言
个人移动终端的轻应用时代已悄然来临。
微信小程序,一种依托微信轻应用理念的产品,尚未面世就掀起了一轮一轮的讨论热潮:微信的野心在哪里?小程序能做什么?开发者怎样去抓住小程序的风口?一个个问题摆在开发者面前,本书立足微信小程序已公开的技术架构,从技术和运营层面尝试解答开发者的问题,也尝试着能帮助没有开发经验的朋友,从零开始学习编程,快速掌握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知识,成为一名“小程序员”。
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覆盖全面
本书全面介绍了微信小程序前端开发的相关支持,从微信的框架讲起,介绍了JavaScript、WXML、CSS等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它们在微信小程序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
考虑我们的读者大多数是没有编程经验的朋友,我们对页面、组件、函数、面向对象等入门必须掌握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内容丰富,语言平实,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快速了解前端页面和逻辑开发的方法,走进程序员的大家庭。
时间仓促,加之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为了能更好地与您交流,您可以加我的微信或者QQ一起讨论小程序有关的话题,我的微信号和QQ号都是2264538870。
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专业的、治学严谨的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帮我整理思路、收集资料、校对书稿,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书稿,在此谨向各位朋友的无私付出说一声谢谢:
陈波吴万海巢洁成雯谭小璐丁卓群熊丹洁徐翔明鉴张明彪洪森于莎莎尹金林程时丛赵云飞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张迪编辑,感谢她在我的写作中提供的支持,也正因为她的认真与高效这本书才能如此迅速地与大家见面。
感谢腾讯公司的微信小程序团队,是他们创造了这样一款优秀的产品。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人,以及爱我和我爱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