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 具身智能 刘云浩 著 提升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具身智能 中信出版社图书》[99]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具身智能 刘云浩 著 提升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具身智能 中信出版社图书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作者:刘云浩著
  • 出版时间:2025-01-31
  • 热度:2716
  • 上架时间:2025-03-08 06:13:50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符合时代主题——通用人工智能曙光在前
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大数据和大算力推动大模型的诞生,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轮廓已经初现。而具身智能,作为最具挑战、最具革命性的创新,是未来每一个行业都要了解的基本逻辑和概念。
2.帮助读者理解具身智能的本质和意义,引领行业和企业的变革
继“大模型”之后,具身智能被业界认为将掀起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浪潮。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在物理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它是实现思考、感知、行动三者有机智能融合的机器或系统,既具有人机交互与自然语言理解的能力,同时又可以通过感知、认知、决策与时变环境及对象进行实时校准互动,协助人完成相应的决策与行动任务。
具身智能将成为颠覆制造业的下一个浪潮。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的硬件、实体融合,集成传感、机器视觉、机器人操作、智能控制、无线通信、物联网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具备感知外界环境、自主决策和行动等能力。随着大模型在语义理解、视觉感知及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迭代与成熟,具身智能将在感知、推理、泛化能力上进一步突破,届时具身智能将推动制造业在生产效能、质量控制和成本节约等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 
3.传播人工智能科普知识
帮助行业和企业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自人工智能(AI)的概念诞生之日起,科学家们就热衷于探讨它的发展路径。第一阶段毫无疑问是计算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AI在运算能力和记忆方面早已超越人类。第二阶段,是感知智能,让机器可以看得懂听得懂这个世界。科学界认为,尚未到来的第三阶段,是认知智能,甚至提到一个词:认知时代。
我们来到大模型时代或者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了吗?如果我们此时此刻正身处这个时代,那上一个是什么时代?
有人说,大规模预训练已经过时,AI要实现具身化,具备推理能力,接着自我意识相伴而生。具身智能揭开了人类驯服机器的科学路径,小到在分子或原子上进行操作的纳米机器,大到震天撼地的巨型机械,无不乖乖地服从人类的操控指令,替代或者协助人类完成复杂的任务。
具有自我意识的AI是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我们需要开始认真考虑如何不被机器奴役了?多年以后,面对人工智能,人们会想起AI之父图灵在花园里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吗?

作者简介

刘云浩
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导,ACM Fellow,IEEE Fellow, ACM主席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bu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 

目  录
目录
种到地里的娃娃
从艾伦·图灵的童年说起
数学是否“完备”?
让机器“思考”
人工智能的诞生
上篇
机器可以思考吗?
从机械论说起
“逻辑理论家”诞生
“天才”与“勤奋”
诞生即高光,直到……
从模仿大脑开始
重要的“常识”
在线试读

序言
种到地里的娃娃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冰正在沸腾。
这是奥雷里亚诺上校在那个久远的下午第一次接触到冰块的感受。
很多年以后,当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工智能也宛如冰块一般,炽热与寒意同在。人们既狂热地期待着智能带来的诸多惊喜,又恐惧着可能无法掌控的命运。
从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开始正式使用人工智能(art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词以来,近 70 年间,人工智能历经了至少 3 次起落,从摇旗呐喊到陷入彷徨。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曾说,科学在一次又一次的葬礼中进步,但人工智能的高潮与低谷似乎等不到人类的凋零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
2010 年前后,由于 ImageNet 等一系列学术亮点的出现,人工智能在学术界逐渐进入炽热的时期。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程序 AlphaGo 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2022 年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 一款名为 ChatGPT 的聊天机器人,终于把这份火热传递给 了大众。当生命用 40 多亿年的进化所形成的最高智慧—大脑皮质,被人工神经网络快速逼近;当几十亿人类用50 多年缔造的互联网数据被大语言模型用不到 100天的时间吞噬(GPT—4 的训练时间估算为 90~100 天);当我们生活中的电子产品都在被冠以 AI 之名,如 AI PC, AI 手机,AI 汽车……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 被人工智能“生命”(“硅基生命”)包围的时代。
炽热往往又伴随着寒意。2023 年,如日中天的 OpenAI 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宫斗”大戏,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被解雇了。人们猜测的原因可能有人类尚未准备好迎接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成分。
通用人工智能是什么样子?一个可以对话的机器目前来看远远不是人工智能的终点。所谓的强人工智能,要多强才算强?随着不同科技大佬的发声,具身智能的概念浮出了水面。这种智能体不仅拥有物理形态,还能与物理世界互动。有人干脆说,具身智能就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方法论还是一个发展阶段?具身智能会带来什么不同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可能要回到梦的起点,“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那个久远的午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