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简说IPv6》[30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简说IPv6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热度:7243
  • 上架时间:2024-06-30 09:08:33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通过大量而翔实的IPv6分析,帮助读者更快、更直观地掌握IPv6的理论与技能

内容简介

  《简说IPv6》详细讨论了与IPv6技术相关的内容,包括互联网的概念、历史、发展与演变,我国IPv6的发展与机遇,以及IPv6的基础知识,如协议报文结构、IPv6地址、地址配置技术、IPv6路由协议,同时讨论了运营商部署IPv6的计划与发展,内容和应用部署IPv6,国际上IPv6全球成功案例等。《简说IPv6》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而翔实的IPv6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快、更直观地掌握IPv6的理论与技能。
  《简说IPv6》内容浅显易懂,操作性强,可供管理者及非技术项目人员参考,技术部分内容也可供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

  李凯,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中联数据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曾就职于263网络集团、双威通信、国研科技等知名企业;曾在内蒙古教育厅下属单位任职副校长,后加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担任IP地址业务主管;2009年创办中国互联网服务商联盟(CNISP),同期担任中国网络运营高峰年会(CNNOS)组委会秘书长、中联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先后获得“2017年度中国双创先锋人物”“2017-2018中国具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一直致力于互联网基础资源研究,带领企业为我国互联网从业单位获得了大量IPv4地址,积极开展与国际互联网组织合作交流;推动IPv6实施计划,开展IPv61ink.cn、IPv6edu.com、中国IP地址查询系统等IP地址服务;2016年与周康、董岩一起敲响中联网盟新三板的钟声。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做好知识普及,搭好基础设施,保证运行稳定,我们愿与中联网盟一起努力。
  ——马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网络中心前主任,IPv6专家
  
  ★IPv6将重塑互联网生态。
  ——李墨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IPv6专家
  
  ★一物一地址,万物皆在线。IPv6成为构建物联网的基石。
  ——周康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欧EMBA,中联数据集团董事长兼CEO

目录

第1章 今日的互联网
1.1 互联网的发展
1.1.1 Intemet的来历
1.1.2 互联网的今天
1.1.3 IP地址定义
1.1.4 IP地址管理
1.1.5 IP地址分类
1.1.6 与IP地址相关的其他概念
1.2 IPv4简介
1.2.1 IPv4定义
1.2.2 IPv4的表现形式
1.2.3 IPv4报头结构
1.3 IPv6简介
1.3.1 IPv6国际发展情况
1.3.2 IPv6国内发展情况

第2章 IPv6发展现状和机遇
2.1 IPv6国际发展现状
2.2 IPv6中国发展状况
2.3 下一代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2.4 政府对发展IPv6的支持
2.4.1 两办文件
2.4.2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
2.5 国内IPv6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2.6 对于IPv6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3章 IPv6基础知识
3.1 IPv6地址分类及报文格式
3.1.1 IPv6地址表现形式
3.1.2 IPv6地址分类
3.1.3 IPv6报文格式
3.2 IPv6配置与路由协议
3.2.1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协议和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3.2.2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3 IPv6协议栈详解
3.4 IPv6支撑/配套系统
3.5 IPv6组网技术

第4章 过渡技术
4.1 过渡概述
4.1.1 过渡原理
4.1.2 过渡原则/标准
4.2 双栈技术
4.2.1 IP骨干网
4.2.2 BNG
4.2.3 CPE
4.3 隧道技术
4.3.1 6PE
4.3.2 6VPE
4.3.3 60Ver4
4.4 翻译技术
4.4.1 NAT64
4.4.2 464XLAr
4.4.3 6RD
4.5 过渡技术对比与分析
……
第5章 网络安全
第6章 运营商部署IPv6
第7章 内容和应用部署IPv6
第8章 用户端升级改造重点——设备终端
第9章 IPv6全球成功案例
第10章 IPv6应用及未来展望

前言/序言

  我很高兴为这本重要的书《简说IPv6》写前言。同时我很赞赏CNISP为中国互联网社区提供了这样一本专门针对IPv6的中文读物。
  我作为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总裁首次访问中国是在1998年。众所周知,当时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比美国的一所大学都少。在访问期间我承诺按照APNIC公平、公正、公开的IPv4地址分配政策来确保中国获得所需的IPv4地址数量。当然,过去历史造成的不平衡是无法逆转的,但令我满意的是,中国互联网现在拥有的IPv4地址数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使得中国互联网像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全球互联网是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网络,可以允许位于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两个设备进行连接。这是互联网的力量,但它需要足够多的IP地址来为每个设备提供唯一的公有lP地址才能实现。今天的互联网中有着30亿用户和海量的连接设备,IPv4地址数量显然不够,无法支持完全的互联网连接。这就是为什么IPv6成必然发展趋势。
  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将需要为几十亿人和几十亿“联网设备”服务。没有IPv6,互联网就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IPv6部署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对于所有互联网用户、服务和企业都是如此。每个依赖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人都将很快理解IPv6,并且非常需要和依赖它。提供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还需要更多地了解IPv6,并准备好去满足这一需求。不这样做的人肯定会被历史和市场抛在后面,而其他人则会成功。
  本书涵盖了IPv6的历史、基础知识、过渡技术、安全性和发展趋势。我相信,它将是中国人民了解IPv6的重要信息来源,并为中国IPv6的成功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