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资源紧缺、医生看诊时间越来越短、医生无法真正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人工智能将增强医生的能力,彻底改变这些窘迫现状。在本书中,埃里克·托普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各种应用前景,为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变革提供了一幅全景图。
●全书共包括13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深度的模型、浅度的概况、人工智能对诊断的影响、人工智能的成功先例、深度学习的局限、人工智能对三类“有模式”医生的影响、人工智能对“无模式”医生的影响、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对的影响、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在个性化饮食方案制定上的应用前景、虚拟助手的发展现状,以及深度共情如何让回归人文。
●本书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适合政策制定者、产业圈的企业家和专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人士阅读。
[美]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
●美国知名心脏病学家、基因组学教授,曾连续14年担任克利夫兰诊所心血管科主任,并带领其科室成为美国排名首位的心脏中心。现在是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执行副总裁,斯克利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所长。
●托普医生创办了世界上第yi家基因银行,被汤森路透评为的“世纪医生”,是美国10大被引用zui多的医学研究者之一。除了30多本医用教科书以外,他还出版了两本有关未来的书:《颠覆》与《未来》。
刘昌胜(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人工智能给健康服务带来性的变化,是推动传统向精准进阶的重要力量。《深度》不仅揭示了这一里程碑式变革的内在机理,更回归之初心、尊重生命之奥义。这是一本有力度、有温度的好书,值得一读。
李校堃(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在可见的未来,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深度》是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对该领域阐述zui全面、zui生动、翻译质量zui棒的一本书。
易诺青(高瓴联席首席投资官、合伙人,高瓴创投生物医药及器械负责人)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性的工具,对行业的改变将是深远而全方位的。它让我们有机会对生物大数据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不仅可以真正实现“辨证施治”下的精准,甚至让“未有形而除之”的治疗成为可能。
王小川(搜狗CEO)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物医学?它又如何让科技服务于个体?当我们问到大多数卫生工作者时,他们都存在质疑或者困惑。但这的进步太快、太颠覆了,这是当前zui前沿的技术和zui“性感”的突破。感谢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面的概貌介绍,让我们领略到技术的力量以及生命的奥妙。
涂子沛(大数据先锋思想家,集团前副总裁)
人工智能遭遇的挑战,没有一个领域会比领域更多,可能它的挑战也将在这里出现。试想,当人工智能给患者开出一个时,人类会张嘴就吃吗?人类敢张嘴就吃吗?即使人工智能和人类医生开出的一样,它们也会有一样的效果吗?人是身体和精神、心理的共同体,我们还无法想象人工智能可以对后者提供治疗和抚慰。这本书在这些方面的探讨发人思考,对我启发良多。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
好奇心让我们不断问Why,同理心让我们不断问How。面对健康这样宏大的命题,单靠技术进步是不够的,同理心更能帮助我们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这是一个反复迭代的漫长过程,如本书作者埃里克·托普所说,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段涛(上海市第yi妇婴院原院长,上海春田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以往对人工智能的描述中,强调更多的是技术,是数据与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取代医生。在《深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人的回归、人性的回归,未来的“深度”不仅仅是深度数字化、深度学习,更是深度共情。这是一本值得“深度学习”的好书。
蔡江南(中欧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原主任,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理事长)
将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可以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深度”。对大量人体数据的收集、开发和利用,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发现深层规律和联系,帮助医生获得更多时间与患者深度互动,这就是“深度”的三部曲,也是这本书带领我们获得的新知识、新观念、新境界。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都对和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相信他们会给关心信息化的读者带来一次高质量的阅读享受。
廖杰远(微医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从《颠覆》《未来》到《深度》,埃里克·托普为我们一次次打开智能时代医学创新的阀门。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断地提醒人们,创新不应陷入技术性迷思,而应始终坚持人本位为核心。我们认为,比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技术应在行业要素的关系革新上发挥更大价值,让健康服务更安全、高效和可及。令人欣喜的是,数字技术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服务的提供者(Provider)、患者(Patient)和支付方(Payer)的关系,一个“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新生态正在悄然走来。
王航(好大夫在线创始人)
医生的工作正在被技术、改革、疫情深度地改变着。建议每一位医生都深度浸入本书,跟随作者的引导,思考自己的未来。与其焦虑是否会被AI取代,不如积极地参与这场变革。未来正在我们自己手中塑造。
谢国彤(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
中复杂的多模态患者数据和医学知识,是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价值好的领域。《深度》从医学的视角,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医生、医院和患者带来的颠覆式改变。未来已来,这本书将为你打开认识未来的大门,我强烈它。
李开复(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
为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共生结合提供了zui好的机会。埃里克·托普是一位对和人工智能都有深入理解的专家。我希望它能把医学从业者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联系起来,帮助他们理解:只有共同努力,人类才能实现健康和长寿的共同梦想。
李飞飞(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斯坦福视觉实验室主任)
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已经深入人心,它对工业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深度》以一个令人耳目一新、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了人工智能和医学不可思议的发展潜力。这不仅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而且开展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的历史性对话。
周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中医传承,讲得zui多的是“医者仁术”,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深度》这本书,完全是现代前沿技术的荟萃,每页上都写着“人工智能”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原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人性”!
悉达多·穆克吉,《众病:癌症传》作者
埃里克·托普有一种独特的本领,他能在书中把我们带到医学的前沿。这本《深度》可读性强、文笔优美、内容充实,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你对未来技术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看法。我极力这本书。
加里·卡斯帕罗夫,《深度思考》作者
《深度》开启了一次机器学习如何改变医学研究的迷人之旅,服务是地平线。托普提醒我们,随着机器变得更加智能、能够接管更多的任务,我们必须变得更加人性化。聪明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包括身体和思想,但它们无法与患者产生共鸣。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创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而不仅仅是一个更健康的个人。
序一 探索未知与掌控已知-Ⅰ
序二 人工智能让科技服务于个体-Ⅲ
01 深度模型:深度表型分析、深度学习、深度共情三足鼎立-001
机器永远无法完全解读人类-006
深度学习有潜力“驯服”数据爆炸-008
人工智能在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现状-010
深度的三大组成部分-013
深度是的未来-017
02 浅度:令患者绝望、医生疲惫的非智能-021
误诊导致的治疗-024
浅度证据导致浅度-026
电子健康档案在应用中缺陷明显-028
浅度导致资源浪费和对患者的伤害-029
浅度导致无效的支出-032
03 诊断:人工智能工具与医生结合提高诊断和预测的性-037
现代诊断方法的缺陷-040
计算机在诊断上的应用-046
IBM沃森与医学机构的合作案例-049
狭义的人工智能诊断工具-051
04 从深度学习到深度:人工智能的成功先例对健康领域的启发-055
人工智能可以监测人类无法监测的东西-057
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063
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实例-071
05 突破局限:深度学习亟须解决的八大问题-083
问题一:神经网络的功能局限性-084
问题二:“黑匣子”属性带来的不可靠性-089
问题三:人工智能再现的人类偏见和不公平-091
问题四: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虚假性-094
问题五:人工智能中的隐私安全隐患-095
问题六:人工智能对伦理和公共政策的挑战-097
问题七:人工智能对工作岗位的巨大影响-100
问题八:人工智能带来世界末日的恐惧-101
06 “有模式”的医生: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三类医生-105
放射科医生-108
病理科医生-118
皮肤科医生-123
07 “无模式”的医生:人工智能如何打通所有医学学科-127
人工智能对所有临床医学的可能影响-129
人工智能在专科领域的应用-135
08 心理健康:人工智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新领域-153
数字化带来新突破-156
生物标志物的优势与不足-157
人工智能在和预测自杀方面的应用-163
人工智能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前景和隐患-165
人工智能如何增加幸福感-167
09 :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影响造福人类-171
预测,预测,再预测-175
优化工作环境及流程-180
淘汰医院和病房-185
和雇主对人工智能的使用-186
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189
10 深度发现:人工智能如何改变生物医学-193
生物组学与癌症-195
药物发现与开发-199
神经科学-204
科学家的新工具和学徒-210
11 深度饮食:定制真正个性化的饮食方案-215
营养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18
人工智能有助于实现个性化饮食-223
12 虚拟助手:承担指导的责任,造福消费者-237
虚拟助手的发展现状-244
构建未来的虚拟助手-247
13 深度共情:人工智能如何让回归以人为本-261
为医生和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264
培养医生的共情能力,让就医更加人性化-267
培养医生的存在感,建立深厚的医患关系-271
身体检查的仪式感可以巩固医患关系-275
以为中心的医患关系-278
重塑医学生的思想,发展以人为本的医学教育-280
由机器支持的更为人性化的深度-283
致谢-285
注释-287
译者后记 站在人类的高度思考人工智能-289